科技惠农的“杨凌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接第一版)

  “1999年我刚到阎良时,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玉米、小麦,一亩收入只有两三百元。”杜军志发现,阎良地区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良好,加上地处西安市郊区,城市消费水平较高,具备发展厚皮甜瓜产业的资源和区位双重优势。

  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种甜瓜要盖大棚,投资一个大棚要几千元,普通农民根本搞不起。杜军志经过技术创新,把造价昂贵的大棚改成了简易棚,投入降到只有区区几百元,当年他就种下了2亩甜瓜试验田。

  转眼到了收获季节,起初并不被老百姓看好的2亩甜瓜竟然卖了1.5万元,平均一亩7500元,远远超过种菜、种粮食的收益。一亩地只要投入七八百元,就能收入七八千元!许多农民提着酒、拿着烟,甚至是托人向杜军志买种子。后来,他没办法,就订了一个“土规矩”:凭身份证买种子,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一亩地的。

  短短几年,甜瓜已成为阎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甜瓜种植让阎良人走上了致富路,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毕竟有限,2008年1月,参加学校专门组织的甜瓜产业技术培训班后,示范户张小平就联合当地一些头脑灵活的种植大户成立了一个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阎良区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在西农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注册了“蜜霸”牌商标,成为甜瓜高端市场的抢手品牌,1斤甜瓜比普通瓜多卖1元左右。

  “接下来,我们要打一场甜瓜种植的‘淮海战役’,把甜瓜推广到更适宜种植的皖北、鲁西南、苏北、豫东等淮海地区!”对于未来的产业前景,杜军志信心满满。

  既育苗来又育人

  经济社会双丰收

  “试验示范站对农民来说,是家门口的示范田;对专家来说,是露天的实验室;对大学来说,则是野外的实践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一语道出了试验站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综合功效。

  今年3月,阎良甜瓜、白水苹果等几个试验站都从学校今年即将毕业的本科生中招聘了10名学生,先在站里锻炼两年,学成技术后鼓励他们或是自主创业,或是继续深造。试验站里来的这些年轻人,不仅为农业科技推广培养了接班者,而且还为专家们找到了得力的科研助理。

  刻芽、测量树高、给果树刮腐烂病,园艺学院学生吝蕊来到苹果试验站10天了,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她尝试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来之前我就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学起,在实践中逐步印证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吝蕊十分乐观,她说无论将来是继续攻读果树方面的研究生,还是选择创业,父母都会支持她的决定。

  她的同学刘嗣波来自湖北,在试验站呆了一个多月了,个子瘦小,但很机灵。他分在育种组,从沙藏、播种、营养土配置、杀菌,到病虫害防治、嫁接,一套下来,已经很熟稔了。来自安徽阜阳的资环学院学生杨富,则报名应聘了甜瓜试验站。“我家就在淮海地区,将来我打算把甜瓜推广的模式复制到家乡去。”杨富兴致勃勃地说。

  1999年,杨凌7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也为更多科教人员参与科技推广搭建了平台。

  质疑一直伴随着他们。有人问学校:“你一所大学为什么要去做技术推广?”但西北农林科大人看准了一条:自己的特色就在于“农”字,就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出去,让农民得到实惠!

  “我们就是要探索一种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孙武学说,学校近年来在分配制度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设立科技推广处、单列“推广教授”岗位、实施“推广专家”人才支持计划,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等,鼓励科教人员踊跃投身推广工作。

  大学专家与农技人员对接、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对接、技术服务与农民需求对接、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为整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近4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试验示范站为“联结点”,培养了4000多名基层农业骨干,培训农民200多万人次,引进、示范和推广农牧新品种和新技术160多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北到内蒙古海拉尔,西至新疆阿克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推广成果已经走出陕西,辐射全国30多个地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在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杨凌,农业始祖后稷曾一手开创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4000年时光流逝,如今,在杨凌这个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引领着一场当代中国的农业科技革命,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杨凌模式”。